今年2月,酝酿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炉,粤港澳地区的11个城市组合成为了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作为一家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广州市南沙区的供应链物流企业,嘉诚国际(603535)创始人、副董事长黄艳婷日前做客证券时报·e公司微访谈时,用“非常振奋”来形容她对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的感受。她认为,这对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政策推动降本增效 黄艳婷指出,大湾区规划对物流企业最具含金量的一项政策在于互联互通,能够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起到贸易便利化、通关便利化的效果,特别是对公司的国际物流业务构成很大利好。另一方面,大湾区的建设还将进一步推动海关等商检机构改革,在现有政策体系下创新监管方式,也将对公司的业务带来便利化的提高。 目前,嘉诚国际公司总部以及核心项目之一“天运南沙多功能国际物流中心”均位于广州南沙自贸区境内,不仅如此,公司IPO核心募投项目嘉诚国际港(二期)也同样位于南沙。黄艳婷表示,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中的核心地段,具备极佳的区位优势。可谓集中了天时(政策)、地利(区位优势)和人和(管理优势)。 不仅如此,依照公司开发的“超级中国干线”创新型物流模式,公司现有的“天运南沙多功能国际物流中心”,已经可以利用自贸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优势,以及粤、港、澳快速通关的优势,将香港机场货量引流进来,将香港空运货栈货物的收发点延伸到“天运南沙多功能国际物流中心”,凭香港机场空运仓单入园,凭进口报关单对碰核销仓单出园,将其打造成“没有跑道的空港”,实现香港机场与南沙自贸片区一站式空、陆联运的新型物流经营模式。 而在“嘉诚国际港”项目中,也承载了香港机场的异地货站楼功能。此次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提出的加快建设世界级的机场群,也将对嘉诚国际港实施“超级中国干线”模式带来推动。 不仅如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推动降低过路过桥费用,治理对客货运车辆不合理审批和乱收费、乱罚款。”黄艳婷认为,这对物流企业而言绝对是好事。不仅有利于降低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提供服务质量,还可以促使物流行业形成良性的行业竞争,提升物流行业整体竞争力。 重磅项目面世在即 谈起“嘉诚国际港”项目,黄艳婷脸上写满自豪,这一项目也是嘉诚国际创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投资项目。资料显示,“嘉诚国际港”总投资25.8亿元,占地1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黄艳婷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整个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物流中心。 在设计之初,“嘉诚国际港”已经考虑到未来10年物流仓储需求的发展情况,包括云物流、物联网、机器人、无人仓库、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都将在项目中得到应用。“我们将注入各种高科技的手段,将嘉诚国际港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智慧物流中心项目。” 黄艳婷告诉记者,按照项目规划,嘉诚国际港整体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完成结构性封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部分功能区将投入使用。 作为体量如此巨大的物流项目,建成后能够带来怎样的业绩,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黄艳婷指出,由于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公司自建的物流仓储基地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不得不对外租赁许多仓储空间。随着项目建成,公司许多外租仓库的需求将切换到嘉诚国际港的仓储中心。一方面将大大减少公司租赁仓库的成本,另一方面将明显改善仓储服务质量。 具体到如何改善服务质量?黄艳婷打了个比方:“过去我们租赁的很多仓库硬件条件比较差,比如一些平面仓库最多装卸通道非常狭窄,最多只能停两部车,很难满足客户繁多的订单处理需求。但如果切换到嘉诚国际港,这里拥有480个装卸通道,装卸效率远远超过普通的平面仓库。与此同时,由于大量新科技的应用,出入库效率大大提高,平面仓库10万㎡面积可满足的订单量,嘉诚国际港可能只需要5万㎡就可以满足需求。” 替代传统物流模式 在许多非物流专业的人眼中,物流业务不过就是一台车,一位司机就可以完成的非常简单的货物运输流程。但在黄艳婷看来,嘉诚国际所从事的全程供应链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远比一般意义上的物流要复杂精细得多。 “相比传统的物流服务,公司的特点是专门服务于制造企业,为这些制造企业提供“嵌入式”的全流程物流服务,使之能够达到或者接近“零库存”的生产运行状态。通俗地说,我们可以在企业需要生产材料的时候将材料准时地送到生产线上,在生产线生产出产品后第一时间将产品接收上路,从而实现客户最少的等待时间、最低的库存积压、最高效的物料流转。客户甚至可以不用自建仓库,一切涉及仓储和物流的需求都可以交由我们‘包办’。” 黄艳婷介绍,公司这一业务模式已经普遍应用于家电、日化、汽车零配件等许多制造业领域,服务的客户包括松下电器、广州浪奇、日立冷机、住友电工等多家国内外知名的制造企业,且绝大部分客户都与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三方供应链物流有多大的市场空间?黄艳婷列举了一串数字:2018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为283.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全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3.3万亿元,同比增长9.8%。2018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8%。“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一费用比例大概占GDP的8%-10%,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相对偏高,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是逐渐降低物流费用的占比。” 导致社会物流总费用社会物流总费用偏高的原因,就在于还有大量制造业企业还沿用过去的自营物流模式,第三方供应链物流的占比仅仅不到10%。 但在黄艳婷看来,这也意味着公司未来巨大的成长空间。“第三方供应链物流相比企业自营物流有非常明显的替代优势,中国有句古话叫‘术业有专攻’,物流往往不是制造业企业的强项,但却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可以通过整合资源、集成协同、降低空载率、提高仓库运转效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具体到第三方物流能够节约多少成本,黄艳婷表示:“以我们服务的某个客户为例,过去该客户自营物流的成本占其总收入比重的约3%,如今我们提供的物流服务成本已经降至其总收入的1.7%。这就可以明显看到第三方供应链物流在成本方面的优势。当然,不同行业和不同客户之间也会有差别。” |
打开手机微信,右上角"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添加公众号,搜索"cyb56_com”关注
|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储运宝物流查询平台
( 陕ICP备11002280号-4 )
GMT+8, 2025-10-3 11:57 , Processed in 0.0288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感谢Discuz! X3.4
© 2017-2018 储运宝物流查询平台.